马来亚大学(University of Malaya)数学博士学位课程是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数学研究项目之一,以"理论突破、方法创新、交叉应用"为核心定位。课程学制3-5年(全日制),聚焦培养能独立开展国际一流数学研究、推动数学理论与跨学科应用的学术领军人才。依托该校数学系(亚洲Top 30数学研究机构)的深厚积淀,项目覆盖纯数学与应用数学全领域,尤其在代数几何、偏微分方程、计算数学及金融数学等方向形成特色。
数学博士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培养"理论构建者"与"问题解决者":既要求对数学某一细分领域(如代数、分析、拓扑)有深刻理解,能推进基础理论边界;又需具备将数学方法转化为解决物理、计算机、金融等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,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。UM的课程以"领域深耕+交叉拓展"为路径,鼓励研究方向既扎根经典数学内核,又回应现代科技与产业的前沿需求(如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、量子计算中的代数结构等)。
个性化导师团队:每位博士生配备1位主导师(国际知名数学家,多为领域内顶尖期刊编委)+ 1-2位合作导师(跨学科专家或海外学者),全程指导研究方向与论文创新;
研究前置化训练:课程阶段(1-2年)与研究阶段深度融合,第一学期即启动"研究入门项目",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1篇综述性论文(瞄准领域顶级期刊);
国际学术融入:强制参与"国际数学前沿研讨会"(每月邀请1-2位菲尔兹奖得主、院士级学者主讲),支持赴MIT、剑桥等顶尖高校开展6-12个月联合研究;
跨学科研究平台:依托"数学与数据科学中心""量子计算数学实验室",推动与计算机、物理、金融等学院的交叉研究(如机器学习的泛函分析基础、金融衍生品的随机分析模型)。
课程采用"领域基础→方法深化→研究聚焦→论文攻坚"的四阶段设计,具体如下:
领域基础阶段(第1年):修读2-3门细分领域高级课程(如代数几何专题、非线性偏微分方程),通过"领域资格考试"(检验对研究方向核心理论的掌握);
方法深化阶段(第1-2年):选修研究方法课(如高级数值分析、形式化证明工具),掌握领域内前沿研究工具,完成1篇原创性研究论文初稿;
研究聚焦阶段(第2-3年):确定具体研究问题(需体现理论创新或应用价值),完成开题报告(Proposal Defense),通过"中期研究评估";
论文攻坚阶段(第3-5年):开展系统性研究,完成博士论文(要求包含2-3个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),通过最终答辩(由3位国际外审专家+2位校内导师组成评审团)。
获得博士学位需满足:完成至少36学分课程(含领域核心课与方法课)、通过领域资格考试与开题报告、博士论文达到"国际顶尖数学研究水准"(至少1项成果发表或接受于SCI一区期刊,如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》《Advances in Mathematics》)、通过最终答辩(外审专家一致认定"具有重要学术价值")。
毕业生以"理论功底扎实、创新能力突出"著称,就业去向覆盖学术与高端应用领域:
学术领域:全球顶尖高校数学系助理教授(如牛津大学、东京大学)、国家级科研机构(如德国马普数学研究所)研究员;
科技企业:谷歌DeepMind、微软研究院等机构的数学算法研究员(聚焦AI基础理论、量子计算等);
金融行业:对冲基金、投资银行的量化策略总监(运用随机分析、优化理论设计交易模型);
交叉学科领域:与物理、计算机、工程等学科合作的跨学科学者(如弦理论数学基础、密码学中的代数方法研究)。
| 学年 | 学期 | 课程名称(中文) | 课程名称(英文) | 学分 | 课程类型 | 课程目标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第一学年 | 1 | 领域核心课(选1) | Core Field Course I | 6 | 核心课 | 可选:代数几何专题/非线性泛函分析/微分拓扑进阶 |
| 1 | 研究方法导论 |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Methods | 4 | 方法课 | 学习数学论文写作规范、形式化证明工具与文献挖掘 | |
| 1 | 研究入门项目 | Research Initiation Project | 4 | 实践课 | 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领域内经典问题的综述与拓展研究 | |
| 第一学年 | 2 | 领域核心课(选1) | Core Field Course II | 6 | 核心课 | 可选:随机分析/数值线性代数/代数K-理论 |
| 2 | 跨学科数学方法 | Interdisciplinary Mathematical Methods | 4 | 交叉课 | 学习数学在物理/计算机/金融中的应用框架(如量子群、深度学习优化) | |
| 2 | 数学前沿研讨会I |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Seminar I | 2 | 研讨课 | 参与国际学者讲座,撰写研究评论并进行学术讨论 | |
| 第二学年 | 1 | 高级专题课(选1) | Advanced Topics Course | 4 | 选修课 | 可选:算术几何中的朗兰兹纲领/高维偏微分方程正则性/量子计算复杂性 |
| 1 | 研究论文写作I | Research Paper Writing I | 6 | 实践课 | 完成1篇原创性研究论文(目标投递领域顶尖期刊) | |
| 1 | 数学软件与计算工具 | Mathematical Software & Computing Tools | 2 | 工具课 | 掌握高性能计算工具(如Mathematica并行计算、Julia数值库) | |
| 第二学年 | 2 | 数学前沿研讨会II |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Seminar II | 2 | 研讨课 | 独立汇报研究进展,接受国际学者与导师的学术评议 |
| 2 | 博士开题报告准备 | PhD Proposal Preparation | 4 | 论文课 | 完成开题报告,明确研究问题、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| |
| 2 | 研究论文写作II | Research Paper Writing II | 4 | 实践课 | 深化研究成果,完成第2篇原创论文或博士论文核心章节 |
注:课程阶段结束后(第2年),学生需通过领域资格考试并完成开题报告,进入博士论文全职研究阶段(第3-5年),期间每学期需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并通过年度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