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专业

popular majors

工程科学硕士学位


工程科学是一门应用数学、物理和化学等基本原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性科学,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、物理建模、计算机建模、软件设计、原型设计
申请入口

您也可以拨打yykkyk0060报名热线

专业介绍

马来亚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学位课程介绍

马来亚大学(University of Malaya)工程科学硕士学位课程是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跨学科研究生项目,以"技术整合、创新应用、工程落地"为核心定位。课程学制1.5-2年(全日制),融合机械工程、电子工程、材料科学、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知识,培养能在前沿工程领域(如智能制造、可持续能源、生物医学工程)开展技术研发与系统设计的高级工程人才。项目兼顾学术深度与产业需求,分为"授课型"(侧重应用技能)与"研究型"(侧重技术创新)两个方向,供学生根据职业规划选择。

▌课程核心定位:跨域整合的"工程问题解决者"

工程科学硕士区别于单一领域的工程硕士,核心在于培养"跨学科整合能力"——既掌握某一工程领域的进阶理论(如先进材料力学、智能控制系统),又能融合多学科技术(如机械设计+传感器技术+数据分析)解决复杂工程挑战(如工业4.0中的智能生产线设计、新能源系统的高效集成等)。UM的课程以"问题导向"为核心,强调从工程需求出发,通过技术整合与创新实现落地应用。

▌培养特色:技术进阶与工程实践双轨并行

  • 跨学科课程体系:课程覆盖3-4个工程分支的核心进阶内容(如"智能材料与结构""工业物联网系统""工程优化方法"),打破单一学科壁垒;

  • 项目驱动学习:必修"工程创新项目",要求学生团队对接企业真实需求(如合作企业的生产线优化、设备升级等),完成从方案设计到原型验证的全流程;

  • 行业资源深度对接: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(PETRONAS)、西门子、华为等企业共建"工程实践实验室",提供技术培训与实习机会;

  • 灵活培养路径:授课型(30学分课程+6学分项目)侧重技术应用,适合进入企业研发岗;研究型(18学分课程+18学分研究论文)侧重创新方法,适合继续攻读博士或进入科研机构。

▌核心培养阶段:从进阶课程到工程应用的路径

课程采用"基础进阶→领域拓展→实践创新"的三阶段设计,具体如下:

  • 基础进阶阶段(第1学期):修读"工程科学前沿""高级工程数学""跨学科研究方法"等核心课,构建理论框架与研究工具基础;

  • 领域拓展阶段(第2学期):从"智能制造""可持续能源""智能医疗设备"三个方向选修课程(如"机器人系统设计""光伏系统优化""医疗设备可靠性工程"),聚焦细分领域;

  • 实践创新阶段(第3-4学期):授课型学生完成企业合作项目(需提交原型与技术报告);研究型学生完成原创性研究论文(要求体现技术创新或方法改进),通过答辩。

▌毕业要求与成果产出

获得硕士学位需满足:授课型完成36学分(30学分课程+6学分项目),研究型完成36学分(18学分课程+18学分论文);所有课程平均分不低于3.0/4.0;项目/论文通过评审(授课型需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评估,研究型需至少1位校外专家参与答辩)。

▌就业与深造前景

毕业生兼具技术深度与跨域整合能力,就业去向覆盖高端工程领域:

  • 制造业企业:担任研发工程师、技术主管(如汽车行业的智能生产线设计、电子行业的设备自动化升级);

  • 能源与环保领域:新能源系统集成工程师、可持续工程咨询师(如光伏+储能系统优化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发);

  • 高科技企业:智能设备研发经理、物联网系统架构师(如工业物联网平台设计、医疗机器人技术开发);

  • 深造路径:约20%毕业生进入麻省理工、帝国理工、新加坡国立等高校攻读工程博士,聚焦跨学科研究方向。

▌课程阶段安排表(含授课型与研究型共性课程)

学期课程名称(中文)课程名称(英文)学分课程类型课程目标
第一学期工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Engineering Science3核心课系统梳理智能制造、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挑战
高级工程数学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3核心课掌握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、优化理论等工程建模工具
跨学科研究方法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3核心课学习多领域技术整合的方法论(如系统工程、TRIZ创新理论)
工程材料前沿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3核心课研究智能材料、复合材料的特性及在工程中的应用设计
第二学期方向选修课(选2)Elective Courses (Choose 2)6选修课智能制造方向:机器人系统设计、工业数据分析;
新能源方向:储能系统优化、智能电网技术;
智能医疗方向:医疗设备建模、康复工程设计
工程仿真与建模Engineering Simulation & Modeling3核心课掌握ANSYS、COMSOL等工具进行复杂工程系统仿真分析
工程创新管理Engineering Innovation Management3核心课学习技术转化流程、知识产权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
项目开题与设计Project Proposal & Design3实践课确定研究/项目方向,完成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
第三学期工程创新项目(授课型)Engineering Innovation Project6实践课对接企业需求,完成工程系统设计、原型开发与测试
研究论文(研究型)Research Thesis (Part I)9研究课开展原创性研究,完成论文前半部分(理论框架+初步结果)
第四学期项目答辩与报告(授课型)Project Defense & Report0答辩课提交项目报告,通过企业与校内导师联合评审
研究论文(研究型)Research Thesis (Part II)9研究课完成论文全文,通过包含校外专家的答辩评审

注:授课型学生可在3学期内完成学业,研究型学生需4学期;选修课列表根据行业前沿动态每年更新,最新课程以大学官方公布为准。

×
添加微信好友,了解更多产品

点击复制微信号

微信号:yykkyk0060

复制成功
微信号:
添加微信好友,了解更多产品
去微信添加好友吧

电话

yykkyk0060
7*24小时服务热线

微信

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
TOP